Search

結婚十年,我們仍然叫彼此做「老公」「老婆」,很少叫「爸爸」「媽媽」的。

//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結婚十年,我們仍然叫彼此做「老公」「老婆」,很少叫「爸爸」「媽媽」的。

//重新經營夫妻關係的第一步,是要避免跟隨孩子一樣叫自己的丈夫做爸爸、妻子做媽媽,試想想自己有多久沒有叫一聲老公或老婆?//

#父母自我探索系列 #第十六集
#爸爸有話兒:我是家裡的隱形人,但也期待被看見
文:Jeff Ong@善養小童成大同 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

◤我大膽猜想,其實很多爸爸也有過被妻兒忽略的感覺,只是通常「有苦自己知」。最近,我也跟一位爸爸聊過,我想,聽聽他的心路歷程,能幫助我們了解爸爸們的感受。

爸爸G,是少有會出現在家長網上聊天室的爸爸,他坦誠,站出來分享,需要極大勇氣。

「媽媽有自己的朋友或者家長群組,一聚頭都是講吓湊仔經、呻吓老公幾難頂。而男人之間呢,真係好少講屋企,至多呻兩句就會轉移話題去講政治、經濟,又或是講車、相機、模型、音響這些男人的玩意。」

▋#總是開不了口讓他知道

不談,不代表不想談,而是不知怎樣談。

爸爸G說,每天辛勤工作後,回到家裡並沒有偷懶。處理家頭細務、安撫情緒不穩的太太、照料哭喊不停的嬰孩,他都一手包辦。

這是因為,他體諒太太的「全職媽媽」工作非常辛勞,所以才會不理多累,也堅持要做一個好丈夫和好爸爸。既然如此,他又有什麼資格向太太抱怨呢? 太太負擔難道還不夠重嗎?

最後,對於自己的情緒,他選擇了忍耐和壓抑。

▋#家裡的隱形人

言談間,我聽得出來,不敢言「累」是一回事,背後應該還有更深層的原因。

爸爸G對我坦白,雖然知道太太苦況,但心裏總是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。

原來,他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被看見,好似個隱形人——孩子只知道媽媽,看不見爸爸的付出;媽媽眼中只有孩子,完全忽略了我的需要——他在這個有妻有兒的家中有時感到很孤獨。

「辛苦完一日,到瞓覺時,有時仲要讓出床位,被迫瞓廳或者床尾。自從小朋友出世後,我喺屋企好像成為了一個完全沒有地位的苦力。」

我不禁問:「有時會不會覺得孩子的出生搶走了自己的妻子,有一種酸溜溜的感覺?」

G答道:「唉!我真的不想承認對自己的孩子有這種感受,但有時的而且確會覺得自己的老婆被孩子分薄了……」他欲言又止:「可能也因此我對他們的哭喊聲會感到很不耐煩,因為只要孩子 一哭,身邊的老婆又要丟下我去照顧他們了。」

▋#夫妻第一,#孩子第二

因為孩子的出生,夫妻二人都很容易投入做父母的角色,心頭都被眼前孩子的各種問題所佔據,難免會忽略身邊的伴侶。

可是,當父母做到身心俱疲的時候,又會像個孩子般渴求、期望和要求伴侶的支持,其後卻容易因失望而失落,導致雙方出現爭執和冷戰。夫妻關係出問題之後,又再次寄情於孩子身上,令到關係更加惡劣,這個惡性循環最終令到不少家庭破裂。

父母一心給予孩子健康的成長,卻忘記了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才是最重要的, 所謂:「夫妻第一,孩子第二。」

重新經營夫妻關係的第一步,是要避免跟隨孩子一樣叫自己的丈夫做爸爸、妻子做媽媽,試想想自己有多久沒有叫一聲老公或老婆?

其實不論父或母,只要兩夫妻一起嘗試主動表達自己和聆聽對方的需要,欣賞和感謝對方的付出,彼此驅除大家因覺得被忽略而酸溜溜的感覺,我們便可以由「辛」媽媽和「酸」爸爸轉化成「甜」媽媽和「暖 」爸爸,父母才能發揮作為成年人真正成熟的力量,去給予孩子健康的童年。◢

=======
作者:Jeff Ong,資深生命教練,內在小孩及善養孩子工作坊導師,善養小童成大同網上讀書會主持。近年熱衷於支持父母的生命成長,從而讓更多孩子可以享受幸福的童年,共建更美好的世界。
=====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